本文主要詳細介紹高壓多級離心泵制造過程中質量驗收檢驗大綱流程步驟。
一、總則
1.1內容和適用范圍
1.1.1本大綱主要規定了采購單位(或使用單位)應對石油化工用高壓多級離心泵制造過程進行質量驗收檢驗的基本內容及要求,也可作為委托駐廠監造的主要依據。
1.1.2本大綱適用于石油化工工業使用的高壓除焦泵、加氫進料泵、高壓鍋爐給水泵等臥式高壓多級離心泵,其它高壓多級離心泵可參考適用。
1.2主要編制依據
1.2.1API610-2004《石油、化工及氣體工業用離心泵》。
1.2.2API614-1999《石油、化工及氣體工業用潤滑、軸密封和控制油系統及其輔助設備》。
1.2.3API682-2004《Pumps-ShaftSealingSystemsforCentrifugalandRotaryPumps》。
1.2.4API671-1998《石油、化工及氣體工業用特殊用途聯軸器》。
1.2.5API670-2003《MachineryProtectionSystems》。
1.2.6ISO1940-2003《機械振動-剛性轉子的平衡質量要求》。
1.2.7GB/T3216-2005《回轉動力泵水力性能驗收試驗1級和2級》。
1.2.8國家及行業相關標準等。
二、高壓離心泵主機
2.1原材料
2.1.1依據采購《技術協議》核對供應商,并審查原始質保書、核對材料牌號、規格、熱處理狀態、化學成分、機械性能、無損檢驗等。
2.1.2檢查材料或毛坯外觀質量及標識,并作好記錄。
2.1.3根據采購《技術協議》及數據表,檢查制造廠對葉輪、主軸、泵體等主要零部件化學成分、機械性能、無損檢驗等重要項目的復驗結果;對輸送低溫液體的泵體、葉輪、主軸等零部件必須復驗低溫沖擊值。
2.1.4需在制造廠內進行性能熱處理的材料,必須以最終性能熱處理數據為驗收結果。
2.2無損檢驗
2.2.1無損檢驗按采購《技術協議》有關規定驗收;
2.2.2葉輪毛坯粗加工后應進行著色檢查;
2.2.3主軸毛坯粗加工后應進行超聲波檢查,精加工后應進行磁粉檢查;
2.2.4泵體及端蓋
2.2.4.1鍛件毛坯粗加工后應進行超聲波檢查;
2.2.4.2泵體與進、出口接管焊縫應進行著色和超聲波檢查;
2.2.4.3泵體接管與法蘭對接焊縫應進行射線檢查。
2.3消應力處理
2.3.1按制造廠工藝規定驗收;
2.3.2主軸半精加工后應進行消應力處理;
2.3.3泵體部件接管焊接結束后應進行消應力處理,對于Cr-Mo合金鋼材料,焊前必須預熱,焊后應及時進行消氫和消應力處理;
2.3.4鑄鋼導葉半精加工后應進行消應力處理;
2.3.5公用底座焊接后應進行消應力處理。
2.4幾何尺寸
2.4.1按制造廠施工圖及工藝規定驗收;
2.4.2葉輪輪轂內孔尺寸應逐一檢查;
2.4.3主軸與聯軸器、推力盤、平衡盤(鼓)、葉輪配合尺寸應進行檢查;
2.4.4轉子軸向定位尺寸及跳動應進行檢查;
2.4.5泵體、端蓋配合尺寸應進行檢查;
2.4.6軸承與軸承座應進行自由貼合面積檢查。
2.5外觀
2.5.1葉輪、主軸、推力盤、平衡盤(鼓)、軸套、導葉、泵體、端蓋應進行有效標識;
2.5.2所有零部件應進行毛刺和清潔度檢查,合格后才能轉入總裝工序;
2.5.3主要零部件應進行外觀檢查,對鑄件還應進行鑄造缺陷和裂紋檢查。
2.6其它檢查
2.6.1轉子機械電跳量≤6.4μm。
2.7葉輪動平衡試驗
2.7.1葉輪精加工后必須進行動平衡試驗,平衡精度不低于ISO1940規定的G2.5級。
2.8轉子動平衡試驗
2.8.1轉子工作轉速≤3800r/min,平衡精度不低于ISO1940規定的G2.5級;轉子工作轉速>3800r/min,平衡精度不低于ISO1940規定的G1.0級。
2.9泵體水壓試驗
2.9.1泵體(含端蓋)水壓試驗壓力為最大設計壓力的1.5倍,且保壓時間≥30min,無滲漏。
2.10裝配檢查
2.10.1按施工圖及制造廠工藝規定驗收;
2.10.2泵體與中段、轉子與泵體應進行同心度檢查;
2.10.3轉子與靜止部件應進行間隙檢查,徑向軸承、推力軸承應進行間隙檢查,平衡盤軸向間隙應進行檢查;
2.10.4轉子軸向應進行竄動量檢查;
2.10.5軸端密封應進行試裝檢查。
2.11其它外構件
2.11.1聯軸器、密封、軸承、齒輪箱、電機等規格型號、原產地及供應商應與采購《技術協議》規定一致;
2.11.2測溫、測振等主要監控儀表規格型號及原產地應與采購《技術協議》規定一致。
2.12水力性能試驗及機械運轉試驗
2.12.1應采用合同電機、齒輪箱、軸端密封進行試驗;
2.12.2試驗前應進行一下檢查:
1.12.2.1試驗潤滑油站過濾精度應≤10μm;
1.12.2.2軸承進油溫度檢查。
2.12.3水力性能試驗:
2.12.3.1按API610要求進行水力性能試驗;
2.12.3.2至少應測量5個點的流量、揚程、功率、軸承溫度及振動;
2.12.3.3按采購《技術協議》要求測量除關死點以外的四點NPSHr;
2.12.2.4額定點流量不允許有負偏差,額定點的NPSHr不允許超過規定值;
2.12.3.5額定點揚程、功率允差按API610要求;
注:只有流量揚程曲線為連續上升型時,關死點揚程才允許有負偏差。
2.12.3.6如采取車削葉輪來達到揚程允許,車削后應重新進行水力性能試驗。
2.12.4機械運轉試驗:
2.12.4.1按采購《技術協議》規定驗收;
2.12.4.2除非采購《技術協議》另有規定,機械運轉試驗應在額定轉速、額定流量下穩定運行4h以上;
2.12.4.3在優先工作區,泵軸承箱振動Vu<3.0mm/s,流體動壓軸承振動Au<50μm;在優先工作區以外,允許工作區范圍內的各流量振動增加30%。對于強制潤滑系統,軸承油溫升應≤28℃;對于飛濺潤滑系統,油池的溫升應≤40℃。泵的噪聲≤85dBA;
2.12.4.4對于流體動壓軸承,機械運轉試驗結束后,應檢查軸瓦磨損情況。
三、輔機
3.1潤滑油系統
3.1.1核對油系統PID圖;
3.1.2油箱、油管道及法蘭、閥門等主要部件和構件材料應與采購《技術協議》規定一致;
3.1.3主輔油泵、雙聯過濾器、油冷卻器、調節閥及監控儀表等主要外購件供應商、原產地、技術規格應與采購《技術協議》規定一致;
3.1.4油管路焊接應采用對接焊形式,且必須采用氬弧焊打底;
3.1.5油箱、油管路應進行酸洗鈍化處理,并進行外觀及清潔度檢查。
3.2潤滑油站運轉試驗
3.2.1試驗用油的清潔度應符合相關規定;
3.2.2主、輔油泵(如為電機驅動)啟動及運轉應正常;
3.2.3雙聯油過濾器、油冷卻器手動切換時油壓變化應符合規定要求;
3.2.4運轉試驗1h后,用100目濾網進行檢查,無硬質顆粒為清潔度合格。
四、機組總裝
4.1泵與驅動機載公用底座上應進行對中,泵與驅動機轉子的中心線偏差應符合施工圖或工藝規定;
4.2公用底座上的配管應進行檢查,油管路必須采用氬弧焊打底,回油總管應沿回油方向水平傾斜。
5涂裝與發運
5.1防銹、涂裝按采購《技術協議》規定,其中主機涂裝質量應確保12個月;
5.2共用接口必須用盲板封口;
5.3泵轉向標識、銘牌應固定在泵體醒目位置;
5.4裝箱及出廠文件檢查。